九年級讀后感:《三體》讀有感_1500字
-
+
成熟大叔
溫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蘿莉
靚麗御姐
在《黑暗森林》里,大低谷之后,有一句名言:“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這話放在現代世界里可以說充滿了人文關懷。但是私以為文明和歲月,應該是相輔相成,相互成全的。
夸張的說這涉及到人類這一物種存在的本質的問題。歲月就是生命的長度,而文明就是生命的廣度。俗話說“人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私以為這句話本身所蘊含的思考和生命本身的延續是人類生命的本質。人類誕生之初就已經開始了思考,直到靈魂熄滅。靈魂這個詞很難定義,這里我就把它和思考劃等號了,因為靈魂本身也是思考的產物。人類通過思考拿起了工具,使用了工具,制造了工具。而幾萬年的發展下來,人類目前最偉大的工具其實是思想的工具——語言、文字、家族的概念、等級觀念、財產觀念、觀察歸納總結的方法論、數學、抽象思維等等等等……我們文明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強大的思想工具之上,而發展到現在最最偉大的工具叫科學。現代的人類文明,就是科學的文明。
人類本身存在于天地之間,與自然合一,和宇宙共振。時刻在經歷萬物演化,又在觀察思考這演化的過程和原理,雖然“身在此山中”,只能無限趨近于所謂的“真理”,但觀察思考本身就已經是優越于其它地球生物的“超能力”了。更加神奇的是借助思想的工具,人類可以將復雜抽象的思想傳播,共享,甚至傳遞給后代,這樣人類文明作為一個整體來說已經打破了個體生命的界限。從古代的千百圣賢,到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玻爾,他們的肉體雖然消滅,但思想卻一直鮮活,而且越來越強壯,融入人類的整體文明,成為全人類的寶貴智慧。
生存和思考,這將是人類文明永遠的議題。這兩者其實沒有側重點,兩者互為倚重。思考需要生存來提供持續的動力,所謂子子孫孫無窮盡也;而生存也需要思考來發現事物,克服困難,創造條件,決定方向。生存和思考就像陰陽魚的兩半,互為因果,不斷旋轉。我們不了解這個持續了億萬年的旋轉是為了什么,也許宇宙也需要它的觀察者,正如人類需要AI。
歲月和文明,理想狀態下這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側重哪一邊從來不是一個問題。不斷的發展文明,你的歲月才有意義;不斷努力生存,你的文明才能存續。
然而在三體里這句話卻有一個沉重的背景——危機紀元。因為三體人的入侵,人類文明失序進而陷入了長達幾十年的動亂,進入了大低谷時期,文明急速倒退。這一切的源頭都是三體人鎖死了地球的理論物理研究。人類無法觀察世界,就不能進行更深刻的思考。不能進一步思考,文明的末日也就不遠了。由此可見,最厲害的工具是思想的工具;最厲害的武器,就是思想的武器。摧毀敵人思考的能力,打亂敵人思考的參照,是消滅他們最徹底的方式。
所以這個時候選擇側重歲月還是文明才顯得值得探討。因為400年其實很短暫,這就相當于是一個近在眼前的已經注定的結局,差的只是中間沒啥意義的過程。所以在經歷了慘痛的文明倒退的時期之后,人類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就是沉溺于現有文明。確實之后人類的科技、文化得到了大發展,但是在整個文明無法進一步思考的前提下,等待人類的還是一個注定晦暗的未來。
大低谷以后的“文明的歲月”本質上是另一種失序。
大劉用賽博朋克的風格來描述那個世界我覺得再適合不過。充滿后現代未來感的技術充斥著所有人的感官,哪里都是顯示屏,整個人類社會充斥著大量的虛擬信息,最絕的是城市都搬入了地下,天空變成了一整塊顯示屏……人類制造了這么多的屏幕把自己包圍,時刻顯示著各種紛亂的信息到了一種泛濫的程度,這哪里是科技的進步,簡直就像是在發泄無處施展的好奇心和麻痹本該關注別處的注意力。想象一下你在一間無窗的地下室里,而你唯一的精神食糧就是周圍用來糊墻的上個世紀的報紙!人類的地下城市,就是人類文明給自己編織的信息繭房,嘴里囈語著要給歲月以文明,其實是再無法產生更先進的文明以伴歲月流逝,潛意識里已經認命了。
這樣的人類何其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