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讀后感:《歷史刺繡人》讀有感_1200字
-
+
成熟大叔
溫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蘿莉
靚麗御姐
一本成功的小說無需華麗的詞藻,最重要的是要有能引人入勝和扣人心弦的內容。——題記
看到這個標題,有人可能會疑惑:什么是“烏托邦”?烏托邦:原為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托馬斯·莫爾所著書名的簡稱。作者在書中描寫了他所想象的實行公有制的理想社會,并把這種社會叫作“烏托邦”,意即“沒有的地方”。后來泛指不能實現的愿望,計劃等。看完這番解釋,想必你也會有所察覺:所謂的烏托邦只是一種無意義的憧憬。
而我曾經該過的《歷史刺繡人》這部小說就是反烏托邦系列中的現實主義派。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人開始崇敬烏托邦了,在中國有著名的孔子的“大同社會”思想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國外有莫爾的《烏托邦》和柏拉圖的《理想國》;可以說人們對烏托邦的向往從來沒有停止過,延續至今。烏托邦雖然美好,但漸漸的,有些人意識這些對極致完美的追求,也只不過是空想罷了。于是像作者勞里的《歷史刺繡人》這類小說躍入了人們的視野中。
“歷史刺繡人”,顧名思義,就是刺繡出歷史的人。雖然我只有十五歲,但也讀過了不少書籍和小說,而這本《歷史刺繡人》,我卻猶為喜愛,是它使我對生活有了更高一層的認知。讀過書后,我真的是百感交集。作者勞里書中的少女綺拉有殘疾,天生一條腿就無法走路,而她出生的社區的長老卻要把她——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送到墳場自生自滅。因為這里的規矩向來如此:有缺陷的人剛出生就要送往墳場。雖然綺拉僥幸活了下來。但這不正是我們生活中的歧視嗎?有缺陷的人一出生就會被別人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作者勞里的用意是消除歧視也是通往烏托邦的一大阻礙,而這種阻礙是非常不可能清除的。而我們也不能控制人的先天缺點,因為這顯然有悖于常理。
在綺拉那個社區有一年一度的盛大集會,集會上有一位傳唱人,負責演唱一種冗長的,包含了人類歷史的歌:《大滅亡之歌》。集會上。傳唱人會手拿精雕細琢的令牌,身穿華麗的禮服,禮服上繡的是人類的歷史,而綺拉的母親就負責修補禮服。在她的母親意外去世后,綺拉替母親接下了這份工作,因為她的手藝比母親更加靈巧。在修補禮服的半年里,綺拉結識了雕刻令牌的孤兒湯瑪和未來的傳唱人孤兒小喬。在此期間她發現長老們逼迫小喬學《大滅亡之歌》,而且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現在的傳唱人的腳上竟然有厚重的腳鐐!在她的朋友小麥帶來了綺拉已經“死去”多年的盲父后,她明白了:自己的父親因為遭人嫉妒而被謀殺,幸好最后被人救走。自己的母親、湯瑪和小喬的父母也是長老設計殺死的。為什么?因為長老們想要攫取他們的天賦,書中寫到:那些板著臉孔的長老沒有創造力,可是他們既狡猾,又掌握生殺大大權,而且還有辦法強取豪奪他人的才華,為他們所用。他們強迫這些孩子描述他們想要的未來,而非他們可以擁有的未來。
作者勞里將這一系列人物寫的活靈活現,創造出了一個充滿戲劇性的世界。這個小說告訴了我們,世界中總是有像這些長老一樣的惡人,他們總是會給這個世界抹黑,而想要做到極致的美好是非常困難的,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那些向往烏托邦的人,無非就是不能接受現實生活,不敢正視挫折。既然我們逃避不了現實生活,那為什么不去勇敢面對呢?如果我們是這樣的話,我們的世界就是理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