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讀后感:《呼蘭河傳》讀有感
-
+
成熟大叔
溫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蘿莉
靚麗御姐
“《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是一幅多彩的風土畫,是一串凄婉的歌謠。”著名的文學家茅盾這樣評價過《呼蘭河傳》。最近,我也認真地品讀了這本書,不由得嘖嘖贊嘆。
《呼蘭河傳》是蕭紅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該作品以蕭紅自己童年生活為線索,把孤獨的童年故事串起來,形象地反映獨立旁枝人物。《呼蘭河傳》一共七章:一、二章寫小城風情,三、四章談家中親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繪對當時封建社會的絕望。
作者描述了她童年生活的小城―呼蘭河。在她的描述下,我逐漸的走進了80多年前的東北一個衰落的村莊,村子里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會,整個村落就像暴風雨面前的天空一樣,烏云蔽日,沒有半點色彩,這里的村民活著的目的是為了吃飯穿衣,這是人們不假思索的最佳答案。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呼蘭河的人們給我的感覺就是:愚昧、無知、麻木。我想那個年代的人們應該都是這樣吧!這反映了一種病態(tài)的社會。
《呼蘭河傳》里占比最大的篇幅是祖父的菜園子。在作者筆下,祖父的菜園子就像是一支大自然的狂歡曲。小說中,作者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把動物、植物寫得栩栩如生,同時也特別突出“自由”的意義。看著“祖父種菜,我就種菜......""玉米想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到天上去,也沒人管……”等句子,眼里不覺“看”到了一些場景:菜園子很大很大,到處種滿了植物,青一大片,黃一大片……哇,真令人大開眼界呀!院子里的昆蟲也不少,東邊幾只蝴蝶,西邊幾個螞蚱,整個園子都活了。看到那些句子,聯(lián)想到那些畫面,我不禁羨慕起蕭紅來了。童年的蕭紅頑皮、稚氣、天真,但當時可怕的封建社會深深地觸動了她的內心:《呼蘭河傳》表達了她對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生活的向往以及她對當時社會現(xiàn)象的批判。
呼蘭河那地方是那么的冷,似乎整本書都是在凄冷的冬日里寫下來的,這或許與作者筆下那些可憐的窮人有關,而窮人唯其在陰冷的冬天才更顯得惹人憐愛。作者把那原本活潑大方的“團圓媳婦”,古怪的“有二爺”,倔強的“馮歪嘴子",放在破舊的房子里和在冷漠的人群中,襯著呼蘭河畔那極冷的風,筆下的人物形象是那么鮮明,那么得栩栩如生。與其說我們在品讀文章,不如說我們在親眼目睹這些人物的命運,更在目睹當時社會的冷漠和人生的慘淡。深入閱讀,我似乎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與掙扎。我猜想:寫作時,這個熱愛生活的作家,內心一定在流血。《呼蘭河傳》是蕭紅文學和生命的絕唱,因為她靈魂深處的淚滴,浸潤在這部作品中,像露珠一樣閃爍,滿懷的鄉(xiāng)愁,詩意盎然。
看完這本書,我在想,每個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樣,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盡管那里充滿著無知、愚昧、苦難、悲涼,甚至絕望。但是她還是用最平和的語氣描述著一切,以一顆包容的心將一切的不完美都包容了。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我們是幸福的一代,讓我們珍惜這幸福生活吧,將來再來回味這屬于自我的完美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