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素材:孤獨是為了驚艷的綻放――王澍
-
+
成熟大叔
溫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蘿莉
靚麗御姐
小時候,他很孤獨,因為沒人陪他玩。他喜歡上畫畫,經常一個人在家涂鴉。稍大一點,他便用粉筆在灰墻上畫小人、火車、還有房子。從上小學開始,他就感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別人說,這個孩子清高。其實,我跟別人玩的時候,總覺得有兩個我,一個在玩,一個在旁邊冷靜地看著。”他喜歡畫畫和看書,想著長大后做名畫家。
高考完填志愿時,父母對他的藝術夢堅決反對。他不爭,朝父母丟下一句:如果理工科能畫畫他就念。本來只是任性的推托,未曾想父母真找到了個可以畫畫的專業,叫“建筑系”。
建筑師是干嘛的?當時別說他不知道,全中國也沒幾個人知道。建筑系在1977年恢復,他上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時是1981年,不只是建筑系,“文革”結束大學復課,社會正處于一個如饑似渴的青春期氛圍。他說,當時的校長是錢鍾書堂弟錢鐘韓,曾在歐洲游學六七年,輾轉四五個學校,沒拿學位就回來了,錢鐘韓曾對他說:“別迷信老師,要自學。如果你用功連讀三天書,會發現老師根本沒備課,直接問幾個問題就能讓老師下不來臺。”
于是到了大二,他開始翹課,常常泡在圖書館里看書,中西哲學、藝術論、歷史人文……看得昏天黑地。回想起那個時候,他說:“剛剛改革開放,大家都對外面的世界有著強烈的求知欲。”
畢業后,他進入浙江美院,本想做建筑教育一類的事情,但發現藝術界對建筑一無所知。為了混口飯吃,他在浙江美院下屬的公司上班,二十七八歲結婚,生活靜好。不過他總覺得不自由,另一個他又在那里觀望著,目光冷洌。熬了幾年,他終于選擇辭職。
接下來的十年里,他周圍的那些建筑師們都成了巨富,而他似乎與建筑設計絕緣了,過起了歸隱生活,整天泡在工地上和工匠們一起從事體力勞動,在西湖邊晃蕩、喝茶、看書、訪問朋友。
在孤獨中,他沒有放棄對建筑的思考。不鼓勵拆遷、不愿意在老房子上“修舊如新”、不喜歡地標性建筑、幾乎不做商業項目,在鄉村快速城市化、建筑設計產業化的中國,他始終與潮流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使他備受爭議,更讓他獨樹一幟,也讓他的另類成為偉大。
雖然對傳統建筑的偏愛曾讓他一度曲高和寡,但他堅守自己的理想。“我要一個人默默行走,看看能夠走多遠。”基于這種想法,過去八年,從五散房到寧波博物館以及杭州南宋御街的改造,他都在“另類堅持”,“我的原則是改造后,建筑會對你微笑。”
他叫王澍,今年49歲,是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
2012年5月25日下午,普利茲克獎頒獎典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王澍登上領獎臺。這個分量等同于“諾貝爾”和“奧斯卡”的國際建筑獎項,第一次落在了中國人手中。
“我得謝謝那些年的孤獨時光。”談起成功的秘訣,王澍說,幼年時因為孤獨,培養了畫畫的興趣,以及對建筑的一種懵懂概念;畢業后因為孤獨,能夠靜下心來思考,以后的很多設計靈感都來源于那個時期。
盡管張楚在歌中唱道:“孤獨的人是可恥的,生命像鮮花一樣綻開,我們不能讓自己枯萎。”但我們也不能忘記另外一句話:“真正優秀的人一定覺得自己是孤獨的,他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優秀來源于一份孤獨。”
王澍是孤獨的,但中國地產第一品牌的形成應該感謝這份獨守;張海迪是孤獨的,這位輪椅上的作家以驚人的專注和堅守,完成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著作;阿甘和許三多是孤獨的,卻憑借特有的真誠和韌勁驚艷了世人。
最艱難時候靠她的工資在養我
朱麓冰
當鋼筋混凝土打造的高樓大廈在每一座城市拔地而起時,有這樣一位具有人文氣質的建筑師,和他的“業余建筑工作室”一起,用回收型材料和舊磚棄瓦打造出一批素樸深沉的作品,并因此獲得中外評委的青睞,獲得了2012世界建筑最高獎――普利茲克獎。他就是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王澍教授。
作為中國獲此殊榮的第一人,昨天下午,剛剛從美國講學歸來的王教授在美院象山校區出席了媒體見面會,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崇尚自然的建筑理念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思考與堅守。本來挺寬敞的會議室被來自全國各地的記者擠得滿滿當當,甚至連俄羅斯新聞社和日本《朝日新聞》的記者也遠道而來,一睹這位建筑大師的風采。
拿獎的原因在于超越了文化的沖突
無論是充滿水墨意韻的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古樸典雅的南宋御街,還是喚醒一整座城市記憶的寧波博物館,都是古典和現代、藝術與自然的完美結合,散發著溫婉優雅的東方氣質。
與始終追隨國際潮流的建筑師不同,王澍更加注重的是現代與傳統、人工與自然的平衡。“我對城里所有高大威武的地標性建筑都很反感,我的很多創作理念都是從農村學來的。”他提倡向鄉村學習,選用大自然的材料,造“輕盈”的房子。他也堅守傳統,由他設計的寧波博物館外墻由“瓦爿墻”和“竹條模板混凝土”混合構成,“很多老人摸著墻壁說,這個讓他們想起了自己的家。”
拿下普利茲克獎的原因,王澍歸結為一句話,他的作品超越了文化的沖突。“傳統與現代的沖突、東方與西方的沖突、強勢與弱勢的沖突……我們要用智慧的方式讓它們化解。”作為王澍最大規模的群體作品,如詩如畫的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就是他對建筑模式的一次深入探索。為充分挖掘建筑材料的可利用和經濟實用性,王教授從各地的拆房現場收集了700多萬塊不同年代的舊磚棄瓦,讓它們在屋頂和墻面上重現新生。“我要打造的,是帶有中國傳統書院氣息的校園,不是千篇一律的大學城。”王澍說。
沒有她所有的方案就不可能變成現實
王澍獲獎時,因為人在美國,他的太太,同在美院教書的陸文宇就成為了媒體競相追逐的對象。昨天是三八婦女節,在談到這位成功人士背后的女人時,王澍開心地笑了:“獲獎時我就在想,這份榮譽是共同屬于我和她兩個人的。我的太太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我,和我同甘共苦十余年,拿下這個獎,她功不可沒。”
1997年,王澍和妻子陸文宇在杭州創辦了“業余建筑工作室”。創辦工作室的這段時間也是王澍建筑生涯中最艱難的時光,妻子的支持讓他感動不已:“主要靠她的工資在養我,我打零工,偶爾掙一筆。我那種文人的孤傲早年就養成了,認識妻子后,抹平了大半。”2010年,王澍與妻子一起榮獲了德國謝林建筑實踐大獎。“也許沒有我,所有的建筑設計方案都不存在。但沒有她,所有的方案就不可能變成現實。”
業余時間從不上網也很少看電視
“我一向認為我首先是個文人,碰巧會做建筑,學了建筑這一行。”在一篇名為《素樸為家》的文章里,王澍這么寫道。你也許很難想象,這位現在蜚聲國際的建筑師,業余時間從不上網,也很少看電視,他的興趣就是寫寫文章,練練書法,喝喝茶。不上網怎么知曉時事和了解別人的評價?“對我來說,保持內心的平靜是最重要的,無論世界是否刮風下雨。”
王澍熱愛書法,喜歡臨摹字帖,他說自己現在的建筑風格跟十幾年來修習書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大學時期,午夜宿舍里其他同學都睡了,只有他一個人在寫字,看上去是個“很孤獨的身影”。“現在的中國,還能跟傳統文化保持密切關系的學者,大多已經去世或者到了將死的歲數。”這位熱愛書法和中國山水畫的建筑師想做的,是留住文化。“如果不做建筑師,我應該會選擇做一個文人吧。”王澍這樣說道。
【王澍簡介】
王澍,男,1963年11月出生于新疆烏魯木齊,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建筑學學科帶頭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985年畢業于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建筑系,獲學士學位;1988年畢業于東南大學建筑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88年至1995年在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