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指導: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的基本途徑
-
+
成熟大叔
溫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蘿莉
靚麗御姐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常常無話可說,無材料可寫或無處著手感到頭痛,這些問題的存在,促使老師們必須不斷地探索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以消除小學生怕寫作文的心理因素。七年來的作文教學研究,我覺得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有以下一些基本途徑。一、重視說話訓練--以"說"促寫。上好說話訓練課;組織各種活動;利用語文興趣課,讓學生即興發言。二、圍繞閱讀中心--以"讀"促寫。充分利用課文教材;增加課外閱讀量,使知識擴展和延伸;多動筆桿--以“寫”促寫。三、多為學生提供寫作“源”。四、作文批改要重鼓勵、重交流。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作文教學實踐中,老師們常常為學生的作文內容干癟、貧乏無味、詞不達意、思維混亂而傷透腦筋;學生則為無話可說,無材料可寫或無處著手感到頭痛,這些問題的存在,促使老師們必須不斷地探索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以消除小學生怕寫作文的心理因素。七年來的作文教學研究,我覺得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有以下一些基本途徑。
一、重視說話訓練--以"說"促寫。
說話人人都會,而要做到邏輯性強、條理比較清楚,則并非每個小學生都會,尤其是農村的孩子,方言語、口頭禪比較多,這對作文教學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因為作文本身是一個說寫結合的過程,說是寫的前提和基礎,寫又使說得到升華,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說話訓練,為寫作鋪好基石。
(一)、上好說話訓練課。
根據大綱的要求,小學每冊語文教材中都安排了一定數量的說話訓練內容,教師應緊緊抓住這些教材,讓學生進行練習。這些教材,除了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和思維等能力,而這些能力又是學生作文時必不可少的。
(二)、組織各種活動。為學生的說話訓練提供第一手材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是說和寫的最現實、最客觀的材料。教師應根據小學生好活動的特點,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參觀、訪問、游覽、清明節掃墓等等,而后讓學生說說活動的經過和感受。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活動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說話水平,還能使學生產生寫作的欲望。使寫作興趣在學生的淺意識中逐漸產生。
(三)、利用語文興趣課,讓學生即興發言。
學生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不拘一格。如:今天早上來學校的路上遇見什么或昨天晚上家里發生什么事等等。當然說話訓練必須遵循從易到難,由淺入深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二、圍繞閱讀中心--以"讀"促寫。
如果說“說”是寫的基礎,那么閱讀教學是作文的關鍵,教師通過閱讀教學這一主渠道,將寫作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
(一)、充分利用課文教材。
現行的語文教材,遵循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編寫的。每冊教材都安排了不同的知識內容,如低年級從一句完整話到有條理地說幾句話;中年級訓練重點為片斷;高年級則將章為重點,要求文章有中心,有重點,懂得開頭結尾的基本方法等。教師在教學時,要抓住每個寫作知識點,做到胸有成竹,訓練扎實到位。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從不自覺到自覺地獲取寫作的知識與技能。
(二)、增加課外閱讀量,使知識擴展和延伸。
教材內容對學生的作文起到導航之效應,但它有局限性:其一教材內容必竟較少,不可能襄括所有的寫作知識和技能;其二,寫作并非數學公式,每篇文章都有其不同的特色;其三,祖國語言文字博大精深,語文教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增加學生課外閱讀量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如班級設立圖書角,利用學校圖書館等。例如:在平日的教學中,我每星期都要抽出二至四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到學校的圖書館借閱自己喜歡的圖書,課前準備的材料,寫作素材.借書看的同學,看后可以寫一篇讀后感,或摘錄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通過長期的堅持下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讓學生在大量的課外閱讀材料中,學習和掌握豐富的語言文字,并將課內外的寫作知識融合為一體,使之轉化為寫作技能。當然教師要幫助學生選擇閱讀的材料,加強閱讀的檢查和指導。
三、多動筆干--以“寫”促寫。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質的提高都必須建立在一定量的基礎之上。作文教學也是如此。當學生初步懂得寫什么和怎么寫后并不就能寫出順理成章的好文章,教師就要鼓勵他們多寫多練,以達到舉一反三、融類旁通之效果。真所謂熟能生巧、勤能補拙。
(一)、寫好教材中規定的文章。
教材中作文的編排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寫作規律。它是學生學習選材、理材、編材、改材的良師益友,教師要抓住教材內容,指導學生寫好每一篇作文。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寫作創造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如《寫一次活動》時,我事先組織學生開展一場比賽,做一個有趣的游戲,去田野找春天,到城市找變化等等,讓學生身臨其境后,再用所學知識把活動過程寫成文章。既解決了無材料可寫的難題,又能提高寫作能力。